第二十九章 封赏

更新时间:2025-03-31 09:08作者:吹九醒阅读量:4
    第29章 封赏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上朝——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大殿门前,宦官高声喧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前方早已等候的文武百官,整理好仪容,站立两列,依次走进殿中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曹操、袁绍、袁术等功臣自然不必说,吕布倒是第一次上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路过殿门的时候,吕布瞥了一眼值守的华雄、张绣二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心情非常好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吕布是平叛的功臣,而华雄、张绣不是,他们是兵败投靠过来的,刘辩不可能大张旗鼓给他们封赏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华雄握着剑,目光凶狠地做了一个请的动作,吕布同样伸了伸手,大步跨入,走在武官一列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御阶之上,刘辩威严地坐于龙榻之上,挥袖朝下方群臣拂过: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董贼除,京师清,当奖赏有功之臣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贾诩微微示意,太傅袁槐便出列,从贾诩手中接过圣旨,紧紧地握在手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很不满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因为封赏一事,刘辩没有找他商量,而是董贼余孽贾诩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贾诩的出身并不难查,他与段煨同乡,而段煨是董卓的旧部,就算后面弃暗投明,也改变不了这个事实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袁槐摊开圣旨一看,心中一喜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商量就不商量,没什么大不了的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后将军袁术,上前听封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袁术浑身一抖,上前单膝跪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有旨,后将军袁术以计引牛辅出营,奠定胜机,功不可没,进前将军,封阳翟侯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什么,竟然封侯了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百官大为震惊,要知道,黄巾之乱的时候,文臣武将立功无数,可是都没有这样的待遇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袁术就这么一个小小的功劳,摇身一变,成了阳翟侯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是什么狗屎运?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正如太尉杨彪之前所言:陛下正是用人之际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现在世家一丁点的付出,就是百倍的回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袁术的功劳不足以封侯,可是袁家呢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是袁家的嫡子,其他人的功劳,会匀一点过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陛下这是对汝南袁氏示好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袁术封侯,是意料之外,也是情理之中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谢陛下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袁术俯首一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典军校尉曹操,有勇有谋,领执金吾一职,封武平侯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至于丁原的执金吾,当然是被刘辩罢免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丁原不是以此职为借口,赖在孟津不走吗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直接罢免了他,改任曹操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看看丁原有没有胆子和朝廷开战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就是刘辩传递出来的政治信号,谁与丁原亲近就是与大汉天子为敌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臣,曹操领旨,谢陛下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又一个侯爷,只不过大臣们都是睁一眼闭一眼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在洛阳城外,已经罢免了数名高官,难不成还有人敢站出来反对不成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中军校尉袁绍,进左将军一职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说到这里,袁槐停顿了一下,皱起了眉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汉朝的将军职位中,只有大将军是位列一等,骠骑将军、车骑将军、卫将军位列二等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随后才是四方将军,前将军比左将军职位更高,都能参加朝议,决定国家策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惜,袁绍没有封侯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就涉及到嫡子和庶子的区别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的封赏,所有人都说不出话来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唯有曹操封侯,令人诟病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也可以解释为收买人心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是可惜了袁绍,庶子封侯,何其艰难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点功劳,根本不够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袁术得意地瞥了袁绍一眼,仿佛在嘲笑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袁绍的目光也暗淡下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本初,朕赐予你的墨宝,你可要好好装裱起来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大殿之上,刘辩有意无意地补充了一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对啊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怎么忘记了这件事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光芒万丈四字,就是最好的奖赏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臣,谨遵陛下御令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想通后,袁绍立刻跪下领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袁术似乎也想到了什么,恨得牙痒痒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接下来袁槐、杨彪等各有封赏,前者说服胡轸、徐荣投降,后者成功拉拢段煨,也算是立了功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他们已经赏无可赏,刘辩只给了一些钱财和殊荣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吕布则封为虎贲中郎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的封赏,普遍地拔高,正如贾诩建议的那样,提拔新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皇甫嵩、卢植等人地位很高,但是平叛黄巾的时候,也不过领中郎将之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众爱卿可有异议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圣明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群臣齐声道,态度恭敬,没有人站出来反驳丝毫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斩杀董卓,除董旻、牛辅等叛逆,又罢免了诸多官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逐渐建立起了自己的威望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谁敢不从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使了一个眼色,谒者朗声道: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有事启奏,无事退朝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突然,有一少年郎站出来,道:“臣弟刘协,叩见陛下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看了他一眼,示意刘协继续说下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车骑将军董承,乃是董太后之侄,被董卓胁迫,才忤逆陛下,他绝对没有反叛之心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董承如今在何处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被视为叛党,关押在监狱中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协在没有受封陈留王之前,被董太后养大,号称“董侯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而董太后是汉灵帝的生母,也就是刘协的奶奶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世事变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董太后和汉灵帝都喜爱刘协,想要立他为太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的舅舅大将军何进,和母亲何太后,更有手段,与宦官合作,扶持刘辩为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协和董承是刘辩的敌人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按理说,刘辩不会放过他们,只是此一时彼一时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到万不得已,刘辩不想被冠上一个“杀弟”的罪名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带着董承,回你的封地去吧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协怔住了,不过最终还是俯首一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谢陛下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协留在洛阳,始终是一个隐患,刘辩干脆一脚将他踢到陈留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唉――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大殿之中,突然传来一声叹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前将军袁术一瞪,喝问道:“蔡祭酒,为何叹息?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蔡祭酒,正是大儒蔡邕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蔡邕因为金商门问对泄露,被宦官报复不得不亡命江海十多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是董卓让蔡邕重新进入,对蔡邕很是厚待,先是任命为祭酒,三天之内,遍历三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所谓三台,就是尚书、御史、谒者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见董卓非常器重蔡邕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为什么刘辩直接将陈纪、荀爽革职,却独独留下蔡邕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蔡邕不仅是世家子弟,更是一名大儒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卢植、郑玄、马日磾等都与其交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,儒家就一路发展壮大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此时还很弱小,轻易动不得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董公残暴,但其对大汉也有功,党羽多无辜,陛下何不网开一面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大胆蔡邕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袁术咆哮呼喝。

热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