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十八章 刘辩的揠苗助长之道

更新时间:2025-03-31 09:08作者:吹九醒阅读量:7
    第一天,刘辩忙着整肃军纪,调动了新军的情绪,确立了忠君的思想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第二天,刘辩建立新的军纪,“正步走”“齐步走”等,让“号令”统一,让士卒成为听从号令的机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第三天,左军和右军比试军容、队列,胜出者加肉食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虽然他们很努力,但是刘辩依旧不忍直视,差得太远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最后张绣统帅的右军胜出,得到了刘辩的嘉奖,他下令宰杀二十头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吃不到肉,也有肉汤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华雄恨得牙痒痒,发誓一定严加训练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第四天,扎马步,稳固下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士卒头上顶着一碗水,谁的碗碎了,就只能吃白米饭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命令荀攸加大物资供给,其中以吃食最为丰厚,最少也有鱼肉鱼汤,跟上士卒的训练度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防寒衣物每人也增添了两件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第五天,所有人都配上了长枪,开始整齐划一地训练,只有两个动作,那就是刺出,收回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枪兵一直以来都是最简单的兵种,防御比较薄弱,只能依靠阵型阻拦敌军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再加上枪兵基数大,战场一直以来都是受到重点照顾的对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比如说投石,比如说弓弩,都喜欢照顾这些小家伙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自古枪兵幸运e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是很倒霉的意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因此,刘辩着重训练突刺和战阵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接下来的时间,就是混合训练,以及联合军演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卸下枪头,拿着木棍,左右两军互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场面混乱成一片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华雄、张绣不断地调整,稍微有一点差错,就重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整整三天,士卒才习惯了密集方阵,不至于自己人踩到自己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然而,这距离半月成军的目标还很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一支军队,最重要的是锻炼精神气,要有无畏之心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时不时进行指导,令曹操等人受益匪浅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时间转眼来到二月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新军已经颇具气势,动作非常标准,至少满足了刘辩的基础要求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最重要的是,这段时间刘辩一直住在军营里,连朝会都没有参加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今天下十三州,都是上报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,具体的事物,刘辩根本插不上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至于百官争权夺利,吼来吼去的事情,刘辩懒得去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唯有军队,才是刘辩安身之本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近十天以来,刘辩多次出手,彻底掌控了这支军队的忠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算刘辩换上便服,全军三万人,也能够认出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就是刘辩的本事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接下来的几天,刘辩将左右两军打乱,从中挑选出类拔萃的新人,一支由华雄统帅,另一支由张绣统帅,每支万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再从精锐中,选出身家清白的伍长、什长等,加入华雄、张绣部,增强战斗力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伍长,统帅五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什长,统帅十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伯长,统帅百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都伯,统帅千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都尉,一般下辖2000-5000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伯长以上职位,刘辩空了出来,留给新晋之辈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等到这些伍长、什长将部队带出来,刘辩会将他们一脚踢回曹操部,表现出色就晋升伯长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要完全掌控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,从血脉上服从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华雄统帅万人,张绣统帅万人,剩下的一万人直接编入曹操麾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此一来,属于刘辩的五万嫡系大军,吕布、华雄、张绣各自统帅万人,曹操统帅两万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皇宫禁卫暂时交给贾诩打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想到这里,刘辩就非常蛋疼,他手底下的人才,还是不够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朝廷有百官,可是百官之中,忠诚又有才能的,还真找不出来几个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真乃神人也,如今新军的军纪,就算训练有素的禁军也比不上啊!”曹操感慨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你别小看这些小动作,用处大着呢,好好钻研。”刘辩神秘地笑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是,陛下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随后华雄和张绣二人走过来,道:“陛下,末将有一事相求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段时间以来,华雄和张绣二人互相竞争,关系非常僵硬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现在一同前来请愿,肯定有所图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说说看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请陛下赐予番号,您看看,西园八校尉、北军五校,听起来多威风?我等总不能新军新军一直叫着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说得好!可是朕不给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,这是为什么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你们训练了几天,就飘了吗?朕等着你们立下功勋,来朕这里拿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我等必不负陛下厚望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华雄和张绣再次增加了训练强度,若不是肉食不绝,这批新军恐怕没几个人能够撑下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心疼啊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每一块肉都是真金白银买的,虽然他发了一笔横财,可是依然感觉不够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必须尽快击破丁原,恢复生产,恢复通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否则堂堂大汉皇帝,恐怕会穷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在军营又呆了两天,直到司徒王允前来通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原来,朝廷征召朱儁、皇甫嵩,二人已到洛阳城外二十里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,二人都是德高望重之臣,又心系汉室,若是您亲迎,一定能够令二人感恩戴德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一考虑,就听从了王允的建议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朱儁和皇甫嵩在军方有比较大的影响力,就算把他们供起来,也是值得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于是,刘辩和王允一同出城相迎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臣皇甫嵩,参见陛下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臣朱儁,参见陛下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皇甫嵩率军平定黄巾后,被任命为冀州牧,只不过后来得罪了十常侍,被罢免,一直赋闲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董卓秉政时,想任朱儁为副手,遭其婉拒。其后出逃荆州,更屯军中牟,伺机而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两位爱卿请起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左手右手各扶一人,皇甫嵩和朱儁非常感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听闻陛下铲除董贼,臣欢欣鼓舞,一直等待陛下征召,如今终于得以面见陛下,臣之荣幸啊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朱儁打心底感到高兴,说着说着还哭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如今汉室又逢明主,此乃中兴之兆,我等愿意为陛下效劳!”皇甫嵩再次拱手行礼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哈哈!好!有二位老臣相助,朕在洛阳也好过一些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有意无意透露出一些信息,令二臣心中泛起狂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朝廷,果然还有不臣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我等愿为陛下尽忠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非常高兴,只不过继续让他们掌兵,他可不是完全放心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还不如都弄到朝堂去,壮大自己声势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当即下令,封皇甫嵩为司空,朱儁为司隶校尉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董卓死后,司空的位置就空了出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此一来,司空皇甫嵩,司徒王允都是刘辩的人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剩下一个太尉杨彪,一直秉持中庸之道,老狐狸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而所谓司隶校尉,职权范围与刺史差不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但刺史是监督地方上的官员,司隶校尉是监督中央的官员,因此在地位上比刺史要高。

热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