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二十一章 重磅消息

更新时间:2025-03-31 09:08作者:吹九醒阅读量:5
    “司空好好休养,朝廷有朕看着,不会出任何问题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告别了皇甫嵩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是留下了一个承诺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会对世家太苛刻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科举嘛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大家都要考试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老子又没有故意为难你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是给了别人一点机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若是连这点都接受不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世家莫不是想谋反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破除垄断,必定会引起反弹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过都是小疾罢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而刘辩之所以对重臣反复提科举之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是想削弱册封丞相的影响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果然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两次朝会以后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张魅娘的丞相之位,妥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她化名张平,性别男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丞相,可没有太大的权力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甚至想上朝就上朝,不想就不想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履行了自己的诺言,顺便找了一个背锅侠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推行科举,就算世家知道,张平只是傀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事后被推出来平民愤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世家也只能认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还能跟皇帝过不去不成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若是刘辩自己撸袖子上,反而会没有台阶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搞得双方尴尬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张平,就是双方的面皮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张魅娘抱拳,她现在是刘辩的臣子身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何事?”刘辩平静地问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您似乎在利用在下。”张魅娘不傻,一眼就看穿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不错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没什么好否认的,刘辩大大方方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反而令张魅娘不知所措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哼!我要这无权的丞相之位,有何用?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还不简单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唤来贾诩,低声吩咐几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半晌后,贾诩命人搬来一大堆奏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以后你就在这里批改奏章,想怎么弄,就怎么弄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张魅娘目瞪口呆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还没有完,刘辩将玉玺交给典韦,吩咐道: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恶来,你负责盖章,除了奏折,你莫要盖到他处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遵命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而后,刘辩再唤来杨修,又安排了几位宫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让他们一同监督张魅娘的工作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莫要意气用事,丢了丞相的礼仪!”刘辩挑衅地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张魅娘回以一眼,似乎在说走着瞧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杨徳祖,奏章批改完毕,你都仔细过目一遍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臣领旨,若是出了一点差错,陛下随意治罪!”杨修傲然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不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摇了摇头,道:“朕治杨彪的罪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杨修瞪大眼睛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这老狐狸,真以为朕抓不到他的把柄?这不是有个好儿子在吗?”刘辩肆无忌惮地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根本不怕杨修听了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甚至就是故意说给他听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杨修收起骄傲,更加谨小慎微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一套服务下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贾诩拍案叫绝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就叫安排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陛下自己还能偷懒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若是有朝臣说陛下不务正业……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以回怼一句:不是有丞相吗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出错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还有太尉兜底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将他们安排得明明白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杨彪得知此事后,无奈地苦中作乐:“徳祖,这是你的机遇,千万要把握住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把握不住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那就是咔擦一声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所以啊,这科举……他杨彪肯定要支持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否则他这一代就过不去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谁还有空考虑下一代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……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都是小事情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现在要做的,是一件大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为此,他来到了蔡邕府,仔细商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回禀陛下,一切都准备妥当了。”蔡邕抱拳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满意地点点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人人都知道,活字印刷术的原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但其中艰难,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说清楚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其一就是改良造纸术,这一点刘辩已经完成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虽然没有达到宣纸的标准,但也够用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若是以前的纸张,一刷就烂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算有活字,又有什么用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其二,就是墨水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别小看了这玩意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墨水不达标,一印上纸张,就扩散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粗体字就算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还是五花八门的模糊字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怎么阅读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还不如手抄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克服了种种困难后,活字印刷术也逐渐成熟起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再加上皇宫藏书、蔡邕藏书、世家藏书、民间藏书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将能搜集的书籍,都搜集起来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历史上,董卓火烧洛阳,迁徙百万民众至长安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典籍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现在就没这烦恼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提前灭了董卓,各种藏书,当然保留了下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几年,印刷厂一直昼夜不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刷刷刷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终于初步完成了刘辩的目标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图书总三十万册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加上备份、以及常用书籍印刷多份等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藏书高达百万册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就很恐怖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建立洛阳图书馆的条件,已然达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为了防火、防水、防灾等,图书馆的建造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让马钧几乎白了头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此浩大的工程,他花了整整一年时间设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再加上建造,又过了好几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算是完成了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推行科举,不是一蹴而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其中洛阳图书馆,就是重要的一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世家怎么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再强大,也是刘辩手中的工具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图书馆一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必定会成为天下读书人的圣地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而建造图书馆的刘辩,也会被天下人顶礼膜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等了这么久,大图书馆终于派上用场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,这是千秋万代之伟业!”蔡邕激动地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嗯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非常平静,如果这百万册书籍拿去贩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少说也是几百万金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是刘辩没有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甚至他要推行“免费阅读”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以此拉拢天下士子之心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其中刘辩卖了儒家一个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儒家典籍,数量最多,也被摆在最前面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也是为了防止这时候百家之争闹起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等到科举建立,打倒世家,再逐步取百家之长,才是上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的敌人,从来不只是诸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对皇权有所威胁的人,或者力量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都是敌人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事情要一步步来,饭要一口一口地吃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先放出消息,试探一番。”刘辩吩咐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遵命!”蔡邕拱手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三天后,大儒蔡邕在洛阳举办了诗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字里行间透露出图书馆之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喝得半醉之后,蔡邕还吹牛说,图书馆藏书百万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所有人都摇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们家族收集了一辈子书籍,也不过几百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百万是什么概念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连大儒蔡邕,藏书也不过万卷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此事当真?”一个寒门子弟半信半疑地问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不错!”蔡邕肯定地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果不是蔡邕德高望重,此刻一定会有嘘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老师喝醉了,大家不必当真!”蔡邕弟子站出来维护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然而,别有用心之人却记下此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诗会结束后,全洛阳都闹得沸沸扬扬。

热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