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三十七章 鸿都门学

更新时间:2025-03-31 09:08作者:吹九醒阅读量:3
    建安元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先有妖道于吉作乱,后有紫虚上人出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道门的势力,逐渐地进入刘辩的眼中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太平道、五斗米教、琅琊宫……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纷纷扰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乱世,仿佛真正地降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忧心忡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天下道门仿佛都选择了与朝廷为敌这条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终于明白,为什么儒家会崛起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算其中有很多腐朽的思想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但儒家始终是站在帝王这一边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虽然谁做皇帝都无所谓……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真正地感受到了危机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但这种事情该如何解决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一筹莫展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果能用武力解决问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直接统帅大军杀过去就行了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反而简单起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惜刘辩不能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道门,根基深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连刘辩都是半个道门中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难不成,要扶持佛教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协的伏笔,似乎派上了用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然而,不到万不得已,刘辩真不想扶持佛教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再怎么说,道教也是中华精粹所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即使有点皮,刘辩也有天然地有亲近感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至于佛教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不是后世衍生出来的中土佛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现在的佛教,就是外来物,没有加入中华文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现在的和尚,喝酒吃肉,那是家常便饭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杀人放火更不必说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至于修身养性……有辣么一点点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在刘辩头疼的时候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史子眇,也就是史道人来书信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久后,他将归来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神色一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史道人游历天下,对于道教,一定非常了解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至于怎么化道教为朝廷所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还需要这位大佬支持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书信中,史道人提了一件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那就是兴“儒家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道门之所以兴起,其中自有命数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削弱儒家过甚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轰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脑袋嗡嗡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其中有什么关联吗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儒家崛起,道门就会削弱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哑然失笑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既然是史道人提出的,刘辩自然不会怀疑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史道人将刘辩抚养成人,怎么说也是义父一般的存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又怎么会欺骗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而且儒家崛起,对他一点益处都没有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考虑了一会儿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心中便有了一个想法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那就是振兴鸿都门学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当年,汉灵帝只是小打小闹,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罢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鸿都门学的规模,当然不会太大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是因为皇帝的名头,让它留名于史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而且,刘辩也到了修复与儒家关系的时候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些年,他处置了不少大儒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又常常与腐儒斗争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就造成一种假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不喜儒家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其实并非如此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儒家在很多时候,会阻碍大汉的发展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尤其是在这种兴兵动武,不断改革祖制的时候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杀戮过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一听,就头疼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所以,他与儒家的关系,还真不怎么样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一次又逮捕了大儒宋忠,将郑玄也霍霍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若是没有表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恐怕儒家都要造反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还好有蔡邕替刘辩维持与儒家的关系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否则刘辩将是彻头彻尾的“暴君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看来真的要与读书人好好相处了。”刘辩露出了一个尴尬的微笑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也就只有在独处的时候,他才会如此放松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次日,刘辩亲自过问了宋忠与郑玄之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必要的审查是非常必要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结果当然是什么也没有问出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,宋忠的嘴很硬,什么都没有问出来。”贾诩无奈地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以他的手段,竟然都无法搞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看来大儒的臭脾气,是改不了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们认定的事情,一定会贯彻到底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也非常头疼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过这一次他前来,是释放善意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宋忠,朕问你,你为何要与妖人合作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宋忠歪了歪脖子,什么都不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你的事情,朕可以既往不咎,甚至可以放过你和你的家人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宋忠终于动容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不怕死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旦受刑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那就是青史留名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家人怎么办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若是因此连累家人,宋忠的良心过不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贾诩也没用宋忠的家人威胁,还不到那一步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,罪臣没有什么好说的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呵呵,你的家人也不救了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宋忠嘴角动了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一定不会牵连他们,于陛下的威名无益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那朕问你,朕做错了什么,你要如此针对朕?”刘辩问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语气中,包含着无奈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宋忠愣住了,他没有想到,刘辩竟然会用这种语气跟他说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是啊,少帝做错了什么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宋忠想了想,竟然想不到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算了,朕不想过问你旧主之事,现在朕要你的后半生赎罪,你可愿意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宋忠露出震惊的神色,他竟然还能活着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可是行刺之罪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颤抖道: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想要罪臣做什么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一点小事罢了。”刘辩平静地道,“朕要立鸿都门学,缺几个教书先生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什么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么简单的事情?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宋忠觉得不可思议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,此话当真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朕还是要面皮的。”刘辩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宋忠羞愧万分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在此之前,你必须明白一件事,鸿都门学,绝对不是小打小闹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的意思是……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朕要鸿都门学,立于太学之上,汇聚天下精英子弟!”刘辩慷慨激昂地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鸿都门学……”宋忠喃喃自语,“此事,罪臣应下了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朕会看着你的,好好当一个教书先生,莫要参与其他事情。”刘辩警告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谢陛下!”宋忠躬身行礼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旁的郑玄长叹一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也曾怪罪过宋忠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毕竟是宋忠给郑家带来了灾难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是现在,郑玄竟然恨不起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因为他也是儒家子弟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其中更让郑玄震撼的是,刘辩的退步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陛下刚正,竟然没有治罪宋忠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而是给了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何等地胸襟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相较之下,自己的宅邸被烧算得了什么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,臣可否加入鸿都门学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郑玄主动请缨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有大儒加入,朕求之不得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臣一定鞠躬尽瘁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轻而易举搞定了两位大儒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有了大儒,还怕没有学生吗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更别提刘辩赋予鸿都门学的福利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接下来,刘辩又找来蔡邕,想让他担任“门主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鸿都门学,自然要为刘辩所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否则建立起来有什么用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蔡邕是刘辩最信任的人之一,交给他,刘辩也放心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是不知道,蔡邕的身体,能不能支撑住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毕竟身兼数职!

热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