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四十章 留下

更新时间:2025-03-31 09:08作者:吹九醒阅读量:3
    刘辩对于妖道,束手无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能派兵围剿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其实此为下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而后经过史道人提点,兴儒学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重建鸿都门学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为来来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现在又得甘始献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天下异人,聚而禁之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总算有了一个整体的思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对付道人,就得这么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过也得一步一步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急不得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老师,此次归来,您什么时候走?”刘辩平静地问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一两年内,贫道不会外出。”史道人抚须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终于放下心来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有史道人坐镇洛阳,宵小之辈不敢作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洛阳也能因此稳定下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老师,能否传朕道法?”刘辩试探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贫道只会些许望气之道,不足挂齿。陛下还不如直接走武人的道路。”史道人建议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道人,也有不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好像甘始会炼丹术,史道人会望气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其他人各有所长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但是像妖道于吉,以及左慈这般,懂得神妙道法的,恐怕不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例如紫虚上人,会占卜吉凶,普通将领一枪就能把他扎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异人,或者说道人,各有所长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史道人又多言几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暗暗记在心里,同时也松了一口气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像妖道于吉这般存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多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怪不得能有三仙之名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哪怕只是半仙,也能与世间超凡武将斗法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打不过,也能用特殊手段逃跑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于吉就是如此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在历史上,左慈的名气,更在于吉之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突然问史道人:“可否寻到左慈踪迹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难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史道人回了这个字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不禁露出失望的神色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左公行踪飘忽不定,贫道那时候拜访天柱山,也仅仅是与其有一面之缘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想要招揽他,恐怕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大能之辈的诉求,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满足的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左慈会提出过分的要求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或许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心中还有一个疑问,道:“《太平要术》,又是何物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此乃妖异之物,贫道也不得而知。不过张角能够凭借此书崛起,一定有其独到之处。若是贫道能一观,或许能看出一些端倪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唉,此书已毁。”刘辩无奈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可惜!可惜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史道人连道两声可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太平要术蕴含着黄巾力士、符咒、军阵等知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以称为道家天书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这玩意,除了张角,其他老道都没有看过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所以不好下结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南华老仙的危险程度,又上升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传授一本天书,就能令张角十年内崛起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神奇得很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也算道门中人,佛家之事,还请陛下三思!”史道人淡淡地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语气平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却从中感受到了一点点希冀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皇权可以压制道门,甚至儒门也可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但是外人的教派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是史道人的底线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之所以赞同提出“天下异人,聚而禁之”,也是为了道门更好地发展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有了官方身份的道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以说是得到了朝廷的支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传道事半功倍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因此,史道人极力促成此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也得一助力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实现双方共赢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接下来,见刘辩没有问题了,史道人倒是兴起,问了几个问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都是关于鸿都门学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兴儒学,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。兴儒学,也不是为了逼迫道门,总之,陛下要掌控好其中的尺度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朕也懂得平衡之道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善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史道人非常欣慰:“陛下打算怎么开始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虽然说鸿都门学已经确立下来的,但是,一个太学的兴起,不是一两年就能搞定的事情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史道人怕刘辩会走歪路,因此打算提点几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然而,刘辩接下来的话,差一点让史道人心神失守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朕打算兴科举之事,第一届科举,只有鸿都门学的学生,才能参加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科举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不错,通过考试,辨别学子优劣,评比为官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是一件大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甚至动摇国运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连史道人都不敢轻易吱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搞不好会成为历史罪人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,兹事体大,您决定了吗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不错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世家恐怕不会赞成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史道人眼光犀利,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问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察举制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世家只推荐世家之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偶尔有出彩的寒门,也会给机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但几乎被世家垄断了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当然,寒门也可以投靠世家,改头换面,享受世家的资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过程比较艰辛罢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现在刘辩直接不问出身,只以考试论高低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世家依旧占据优势,毕竟他们的教育,寒门拍马不及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但寒门子弟的努力,不可忽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若是科举成,寒门子弟的数量一定会增长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增长到了一定地步,会形成一个比较稳定的比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世家占据大头,寒门分润了一点机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此举保证了朝廷拥有源源不断地人才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而作为第一次科举取士的地点,鸿都门学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士子将会挤破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机会就这么一次,还摆在你面前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争不争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错过了,就是一年又一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下一次竞争更加激烈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想而知,鸿都门学,一定会繁荣起来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成为当世显学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史道人越来越佩服刘辩的手段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利益被分割的世家会甘心吗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到时候他们转投诸侯,会巩固诸侯的力量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麻烦的,还是朝廷,还是刘辩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老师放心,朕心中有数。”刘辩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如此贫道也就放心了。”史道人欣慰地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久后,众人上了岸,刘辩将史道人和甘始,接回洛阳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在此期间,刘辩常常与二人论道,不亦乐乎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朝中有风言风语传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陛下重方士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不是什么好兆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君王从此不早朝,可不仅仅是因为女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过很快流言就消散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因为鸿都门学放出重磅消息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正式招收学生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亲自为鸿都门学选址,并且赐予牌匾,赐予碑文之类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疯狂造势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洛阳学子为之震惊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天下学子为之震惊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朝廷百官倒吸一口凉气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科举”二字,正式进入人们的视线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而鸿都门学,就是敲门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当然,也有大臣站出来反对科举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后来都不了了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鸿都门学是儒家的地盘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科举也是从儒家子弟中挑选人才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难不成世家比儒家还大吗?

热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