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七十一章 扩充锦衣

更新时间:2025-03-31 09:08作者:吹九醒阅读量:3
    锦衣,就是一群能人异士聚集之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人数太少了一点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若是执行任务,肯定不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缺少打下手的人才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没有跑腿的怎么行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若是一般跑腿的,刘辩也不会满意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三十九人,个个心高气傲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头埋进经文之中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也不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想要的是做事的人,而不是一心钻研虚无缥缈之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于是,刘辩决定,让这三十九人,将他们的徒弟招揽过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能够进入锦衣的,都是经过政审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调查得一清二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会让他们为难,也不会让心怀不轨之徒混进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望气术之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每个人的命运轨迹,都一目了然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充满着黑白之气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黑气多,代表着煞气重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对于这些人,刘辩都处理掉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正所谓,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就是给他们机会,安排自己的门人弟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是两利的事情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少人欢欣鼓舞,当天就写了信,号召精英弟子入京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搏一个富贵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些人恐怕没有特别优秀的人才,但是足够扩充锦衣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还从军中挑选了上千名军士,挂靠在锦衣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任由这三十九人挑选弟子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都是一等一的苗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选可惜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也是两利之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些道人想着扩充自己的影响力,弟子又不好找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都直接送来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而且这千人,都是识字的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也就是说,他们能够读懂文字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若是传授经文,也能慢慢理解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天下那么大,识字的人这么少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一下子找来这么多,这些道人真是欢喜得不得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但这些道人鸡贼得很,只挑选了几名弟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并没有全盘接收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毕竟教会了徒弟,饿死师傅的事情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比比皆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因此,刘辩对教学进行了区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种是“普通”课程,锦衣都可以学习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另一种是“专业”课程,只有道人亲传可以学习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道士们也接纳了这样的提议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也就是说,他们多了一堆记名弟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开始还有人藏着掖着,不打算收记名弟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让赵圣卿出马,当场收了这一千人为徒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也就是说,他的势力突然膨胀起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数千人齐声呐喊“师尊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些道人才开始着急起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若是他们没有行动,以后这锦衣,岂不是姓“赵”了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于是,他们纷纷接纳了记名弟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其中“轻功”就是普通课程,几乎每个人都要学习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什么钩锁悬梁,攀登之类的绝迹……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也都有人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锦衣仿佛成了古代特种兵一般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要的,就是这样的效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锦衣存在的意义,不仅仅是针对道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还有行军作战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会轻功的精英斥候,想想都刺激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执行一些任务也方便很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而这些道人本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则继续研究道法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果能学会,刘辩也赚到了不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像史道人的望气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是可惜,道法不是每个人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锦衣这么多人,也就赵圣卿和焦先留了一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其他人都是有各种才能罢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道法的难得,更在刘辩想象之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怪不得于吉会被称为三仙之一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其手段繁多,足以如此称呼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在刘辩专心于训练锦衣的时候,扬州传来消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葛玄已经回到了天柱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对此,刘辩长叹一声,命人继续关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左慈到底在想什么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根本不知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是知道一点,现在的左慈,还不是敌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知不觉,又过去了三天时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戏志才突然心事重重地前来汇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,诸侯的奸细,有动作了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神色一凝,眉宇间充满了煞气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在公布碑文之际,不少奸细露出了马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戏志才抓住机会,发现了不少秘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其中就有一张关系网暴露出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过他没有急着收网,而是放长线,钓大鱼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连续多日的观察,让戏志才掌控的情报也越来越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正高兴呢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突然来了一个坏消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志才,有什么事就直说,朕岂会如此脆弱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请陛下恕罪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戏志才告罪之后,这才道:“不久前,臣安插在敌人内部的探子,得到一个重要的情报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这些人,将有一个大动作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目前正通过商队作为掩护,调遣兵马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如今入城的武装,已经超过了五百人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砰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一拍案几,吓了戏志才一跳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可是五百人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若是他们作乱,一定会对洛阳造成巨大的破坏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杀人放火还是其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怕刺杀大臣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果朝廷重臣被刺杀……这是什么样的后果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已经将洛阳城,里三层,外三层保护起来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足足三十万大军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连异人都不敢作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现在竟然混入了诸侯奸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怎么可能不怒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也知道,在这敏感时期,洛阳城只放行行商一年以上的老商家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这些老商家,就有诸侯安插的奸细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防不胜防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因为这年头,行商不带上百个壮丁,就是给山贼打劫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商队,也是小型的武装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不可能禁止商队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敌人正是利用了这一点,源源不断地运输兵力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次几人,十几人……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看来商业要改革了。”刘辩淡淡地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以后来洛阳贸易的商人,都应该把家人迁徙至洛阳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是保护,也是威慑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恐怕大多数商人,都是乐意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毕竟乱世之中,洛阳就是最安全的地方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是如何安置这么多人口,还需要重新规划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此事暂且不提,刘辩追问道:“他们打算做什么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聚众闹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怎么可能如此简单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,臣安排的人手,只是底层,不知道具体的安排。”戏志才无奈地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做情报工作,最怕这种模凌两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是事态紧急,戏志才必须先来汇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诸侯们晚不动手,早不动手,偏偏这时候与朕作对,看来是算准了此时洛阳最为松懈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认为,他们是冲着道门盛典来的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很有可能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陷入了沉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现在盛会,算是圆满了吧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为什么他们现在才选择动手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破坏碑文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玻璃易碎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旦碑文出了问题,刘辩的威望,也将会受到打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之前建立起来的优势,将荡然无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是碑文存放在皇宫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谁有这本事来闹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突然,刘辩心中一凛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想到了一个可能!

热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