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一十四章 科举(二)

更新时间:2025-03-31 09:09作者:吹九醒阅读量:3
    为了防止考生作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用了很多种办法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入考场搜身是最基础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除了贴身之物,任何东西都不能带入考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笔墨纸砚都不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果答卷中,发现墨水不一样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那后果就严重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样的花销太大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也只敢第一次科举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以后这些东西,都需要考生自备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但是作弊这种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手段层出不穷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令人防不胜防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连刘辩也有意想不到的时候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果有人举报,那就再好不过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会心笑了笑,低声问: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你不用担心我别有用心,你只要知道,这第一场科举,不允许有作弊,你有什么建议吗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最了解考生手段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还是考生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傅干闻言,上下打量了几眼刘辩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似乎有点怀疑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最终他伸手指了指嘴巴,旋即摇摇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不会是哑巴吧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诧异地嘀咕了一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么久了,竟然不说一句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话音刚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见傅干无言地翻了翻白眼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恍然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大概是考场内,不允许考生交头接耳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随便说话,那是违禁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傅干指了指桌子上的馒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欲言又止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惊疑地望着傅干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后者微笑着看着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暗示非常明显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馒头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深深望了一眼傅干,后者却不再继续说什么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考生需要呆在考场三天时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吃喝拉撒,都在里面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每人一个小房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还是刘辩下令建造的“考场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几乎全是封闭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到处都有固定人员把守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还有巡视组,到处行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考生没有交流的可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馒头能有什么问题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疑惑万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孟德,去拿考生名册来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曹操领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没过一会儿,曹操很快就回来了,表情很复杂,闷闷不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,负责看管考生名册的官员,拒绝提供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还有胆子这么大的?”刘辩闻言楞了一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说这是规矩,不能破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一拍脑袋,想到了其中的缘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当初为了防止考生作弊,的确加上了这么一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那就是考场安排,只交给一个监牢来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此一来,哪怕监考官被收买,他也不知道考生在哪个位置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两千人呢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找人都找不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自然就难以提供帮助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而巡考,是曹操负责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两人职能不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曹操去问考生名册,真是为难人家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容易被误认为两人串通起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到时候怎么解释得清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下子,刘辩更加疑惑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馒头到底有何妙用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难不成里面夹小抄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负责此事的官员,是谁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路粹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此人是蔡邕的得意门生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文学造诣虽然没有建安七子这么高,但是也能称得上“建安风骨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竟然是他,那有点麻烦了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一听,不禁有些惊讶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果他不暴露身份,恐怕很难获得配合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毕竟这个时候文人的脑壳,都挺硬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思念一转,刘辩道:“厨房是谁在管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三天时间里,考生也是要吃东西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有一名专门的监考负责此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众人面面相觑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最后还是曹操记忆深刻,道:“严象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严象,京兆人,尚书郎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打算查什么?”曹操自告奋勇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种时候,就是要表现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再等等吧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也有些无奈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毕竟这些人明面上都没错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现在只是一个巡考,没有资格指挥他们配合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若是他强行命令,反而容易打草惊蛇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倒要看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到底谁这么大胆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那么,这馒头到底有什么问题呢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派人去厨房,打探消息,看看有没有异常。”刘辩吩咐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遵命!”曹操俯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在随后的一个时辰里,刘辩仿佛是忘记了疲倦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直在巡考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注视着馒头的不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逐渐发现一个问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那些小隔间的考生,他们摆在桌上的馒头,位置各有不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大都是没有动过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或者已经吃完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罕有吃了一口,仍然摆在桌面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仿佛是舍不得吃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想不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在这时,他看到不远处有一名提着篮子的小吏,缓缓地分发馒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去,唤他过来。”刘辩吩咐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遵命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陪同的曹操当即点点头,挥了挥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当即有侍卫走过去,将小吏叫过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在曹操与小吏谈话期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假装饿了,好奇地从篮子里拿出一个馒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仔仔细细地翻看一遍,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是一个普通的馒头罢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莫非傅干在耍我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不禁怀疑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甚至有些不高兴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突然,刘辩眼角的余光撇见了小吏的神色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带着慌张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顷刻间可以断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有问题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馒头,一定有问题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但到底是什么问题,刘辩就不知道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好奇心起来后,刘辩就默默地跟在后面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一跟,就是一刻钟之久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终于发现了一个问题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那就是小吏分发的馒头,一般都是两个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是有一人,竟然发了三个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此不同寻常,让刘辩起了疑心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凝视了片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自己没有看错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悄悄走了过去,打量了那名特殊的考生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何德何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竟然分了三个馒头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见这位考生,身穿绸缎的衣衫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面嫩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公子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馒头送来了,你怎么不吃呢?”刘辩试探着问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是考官对考生的关怀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那名考生上下打量了几眼刘辩,看到刘辩竟然带着头盔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是防止被人打闷棍吗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你是谁?巡考吗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名考生竟然开口说话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与傅干形成鲜明的对比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规矩啊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见此,刘辩也不提醒,压低声音道: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你能否回答我几个问题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考生笑了笑,摆摆手道:“考场可没有规定我一定要回答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司隶口音……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大户人家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略一思忖,淡淡地道:“既然你不想回答,那我就在这里监考你一个人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名考生面色大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似乎被戳中了痛脚一般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拙劣的表演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一诈,就看出问题来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种人,心理素质不够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若是刘辩一直盯着,他还怎么搞小手段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这位大人,您在这里,我可做不出题目来……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能否给个面子,若是我高中,必有重谢!”

热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