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四十三章 视察

更新时间:2025-03-31 09:09作者:吹九醒阅读量:3
    洛阳城外有一座工业城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后来为了便于防守,就搬迁到了北邙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北邙山与刘辩非常有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山势险峻,森林丰茂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工业城建造在这里,有着天然的军事屏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登记在册的工匠,达到了万人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其中还不包括他们带领的学徒,以及家室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工业城一直以来都非常忙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哪怕春节放了三天假,工匠也不能随意外出,只能待在城内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和囚禁差不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过为了防止技术泄露,刘辩只能出此下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此次刘辩打算去视察一番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所以他带上了马钧、曹操等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马钧是工业城的长官,其次是墨家传人孟襄、田芳等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都是懂技术的大匠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工业城,又名“尚坊”,集中了大汉的能工巧匠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专门打造生产各种器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由少府九卿直接拨款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直接向刘辩负责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相当于是刘辩自己出钱,打造的技术基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想要平定天下,除了精兵猛将,主明臣忠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还需要各种器械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最典型就是新型霹雳车、弩炮、元戎弩等等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新式锻造法也在这里得到了应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刀枪、铠甲等等的打造,也都是出自这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因此,工业城的重要性,不言而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工匠还没有太大的自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有责任让他们感受到温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所以亲自来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非常重视工业城的建设,这些年来,规模不断地扩大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甚至派出了两万大军驻守,进行军事管制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防卫等级不在皇宫之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从不吝惜钱粮的供给,工匠们待遇极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否则他们怎么可能耐得住寂寞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城内甚至有书院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工匠孩子,从小到大,一条龙教育服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果不想子承父业,刘辩还给了他们入职为吏的机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官员需要通过科举,吏可不需要,一般都是长官直接任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而能成为吏,一家人就有了保障,算是不错的出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领着众人,策马而行,山头上,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坚固的城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高墙壁垒,不输于军事要塞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没有手令,任何人不得擅自出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随着急促的马蹄声响起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数百人的骑兵队伍出现在山道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大都是身披精甲的禁卫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们手执利刃,中间位置保护着一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身材高大,英姿勃发,目光如炬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气势稳如泰山一般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坐下一匹“紫电青霜”,神俊无比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来者正是刘辩和麾下的一干重臣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都是为视察而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工业城重地,来者止步!”城墙守军喝令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鸣镝响箭,以做示警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与此同时,城上弩炮口转动,隐隐瞄准了闯入者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若是有人不顾劝阻,执意上前,他们会立刻放箭射杀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军令如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是刘辩定下的规矩,他一挥手,许褚连忙上前: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前来视察,速速开门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高举旗帜,表明身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然而,城门并没有因此而打开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守将先是放下吊篮,许褚按照步骤,将文书放在吊篮中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查验通过后,这才打开城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严令,工业重地,一律不准驰骋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尚坊中也生活着普通百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所以策马并不合适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朕定下的规矩,自当以身作则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前方受阻,刘辩并未发怒,反而主动翻身下马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连皇城,都没有如此严厉的规矩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众人也纷纷下马,各自牵着战马前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称赞着值守的军士,认为他们很是尽忠职守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守军纷纷半跪行礼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参见陛下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宝剑随身,甲胄不离,将士们辛苦了!”刘辩拍拍为首校尉的肩膀,嘉奖了一番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随后在众人的簇拥下,在工业城的街道上行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座城和洛阳完全不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其中一点就是,街道比洛阳还要宽敞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因为要时刻运输,有时候会有八辆运输马车并驾齐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道路的两旁,也栽种了树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行道树的存在,独树一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除了行道树,还有各种石碑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石碑上全是一些勉励的话语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比如说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之类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还有一些墨家思想,刘辩也允许刻在石碑上,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老一辈工匠都不识字,未必看得懂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新一代工匠就不同了,都是读书认字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般读书识字的匠人,马钧都会上报,提高待遇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俸禄比外面的官吏还要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一入城,孟襄和田芳就迎了上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二人都是工匠的头头,接待的工作当然少不了他们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尚坊里面的工匠,都是父子相传,生生不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直到近来,这种状况才有所改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直接让他们教学,简直是要了他们老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所以学徒就流行起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每个师傅,都会带上几个弟子,强制性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果师傅不肯教核心技术,孟襄和田芳会做他们的思想工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实在不行,就强制父传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反正工艺不能断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等到合适的时机,这些独特的技术,会记录在书籍中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可能任由其失传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等官员的到来,并没有引起太大轰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工匠们都在忙着脚不沾地,聚精会神中,谁也没有闲心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朝廷重臣又怎么样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在他们看来,只有做好本职工作,才能过上好日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匠人就是如此纯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放眼望去,作坊里全是忙碌的工匠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算春寒仍在,许多人也赤着上身,挥汗如雨,他们在融化矿石,引出铁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大力士则是锻打铁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整个尚坊,明确分工,又紧密合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深化了刘辩“流水线”的生产思想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个匠人,只负责一段工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效率提高了不少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人才也容易培养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流水线”的末端,是一件件锋利无比的兵刃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比如战刀,比如枪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直以来,长枪都是比较省铁矿的一种武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要打造枪尖就行了,枪杆一般都是木制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是战争的发展,铁枪越来越普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最醒目的就是“五米长枪”,由两名士卒操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试想一下,两军对阵,冲着杀过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方拿着五米的长枪,一方拿着一米的战刀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人还没靠近,就成了烧烤串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就是超长枪的震慑力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其中还有很多种兵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比如说适合重步兵的斩马刀,适合骑兵的弯刀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面对如此将杀戮展现得淋漓尽致的兵器,不禁令人热血沸腾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心生感慨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大汉强军,也强在器械。

热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