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三十六章 少帝阅兵图

更新时间:2025-03-31 09:09作者:吹九醒阅读量:2
    在刘辩看来,庞统和徐庶是人才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还是惊天之才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问题是,在其他人看来,他们两个不过是普通的读书人罢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个长得丑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另一个有侠义之心,少年时期杀过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样的人,也算是贤才吗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诸侯都是这么看待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徐庶和庞统根本没有什么耀眼的战绩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们现在还只是年轻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没人会在意他们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二人的名声,甚至还不如张松和华歆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张松好歹在益州任职,有正当稳定的职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在益州也算是一号人物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华歆年轻的时候,读书就很厉害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圈子已经打开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还是豫章太守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徐庶和庞统算什么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骄傲一点的年轻人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所以诸侯失去他们,并不会心疼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轻易捡了漏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送走了诸侯使者以后,洛阳又回归了平静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阅兵的震撼,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洛阳百姓纷纷为此欢呼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事情到了这里,尚未终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期间发生了一件小插曲,让阅兵事件在洛阳不断地发酵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那就是杨修、徐邈之间的文采比斗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杨修是太尉杨彪之子,如今在丞相府担任署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笔下龙蛇走,胸中棉帛成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其才华冠绝天下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相较之下,徐邈就是没什么名气的鸿都门学学生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徐邈是燕国人,刘辩北定冀州、幽州后,鸿都门学开放了一些名额,招收二州士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徐邈就是这么入学的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进入鸿都门学,他就惊才绝艳,折服众学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凭借的是一门独技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作画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别小看这玩意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在秦汉年间,是没有纸张作画的,一般都是用绢帛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或者干脆整出壁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能够学习画画的,在古代都可以称一声“神豪”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更何况现在是乱世之中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若是刘辩没有出现,百姓吃饭都吃不饱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去哪里有心思钻研画画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连青史留名的建安七子,也没特别擅长作画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在两汉,能作画,并且在历史上留下名字以及作品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称之为神人也不为过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恰好杨修和徐邈都有作品留世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谓是大佬中的大佬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造纸术改进以后,纸张的品种越来越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甚至宣纸也出现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有了纸张,画画也开始崛起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二人的文采比斗,就是作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徐邈就是这么,一战成名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题材很贴近热门,也就是洛阳大阅兵事件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杨修凭借着得天独厚记忆力,完美重现了当时的场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切都在画作中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副画中,囊括了八十八个人,从威风凛凛的将军,再到行军作战的士兵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惟妙惟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神态,动作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杨修画作一出,直接惊呆了所有人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徐邈比较被动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阅兵那一天,他正好上课,没有机会目睹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于是他向夫子请了假,到处走动,探听当天的情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结果画出一副腾云驾雾的既视感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仿佛天兵天将一般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栩栩如生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二人的画作各有千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实在难评高下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于是杨修和徐邈找到鸿都门学的夫子,蔡邕、宋忠、郑玄等人当裁判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夫子们争得面红耳赤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是分不出高下来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用宣纸作画,大汉还是头一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更何况,夫子都是儒家学识通达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对于作画,仅仅是能够欣赏,做出简单的判断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现在徐邈和杨修的画作,很难看出差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就非常难受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夫子们还没有头疼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鸿都门学的一位大哥,又画出来一份惊世之作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乍一看,仿佛千军万马杀过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气场,氛围都有了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名画家竟然是才子何晏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大将军何进之孙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也是刘辩的表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家伙到了鸿都门学,不显山,不露水的,突然就给了众人一个惊喜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过何晏的画作虽然惊艳,但是有一个致命的缺点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人物比较粗糙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毕竟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,画出篇幅宏伟的传世之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那是不可能的事情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何晏这一手,直接证明了,他绝对不是什么纨绔子弟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也是有本事的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杨修看了,都赞不绝口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虽然比他的差了一点,但是比起其他庸人来说,简直是好太多了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在扯皮扯蛋中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事情捅到了皇宫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连刘辩都有所耳闻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三个年轻人竟然一同来到宫门前,请刘辩当裁判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何晏是谁啊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皇亲国戚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立刻找人秘密通知了何太后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何太后年纪大了,看到何家后继有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那是真的高兴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何晏根本不需要多说什么,何太后就一路杀到了刘辩这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皇帝,何家就这么一个有出息的子弟,必须给他第一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再怎么说,他也是你的表侄!家族后起之秀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何太后滔滔不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看得出来,她是真的高兴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在何太后看来,这不过是一件小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谁都知道何晏的画作水平要低一点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明眼人都看得出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给他第一,大家都心知肚明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肯定会给刘辩面子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反正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问题是,刘辩能偏心吗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还真的能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但是为何晏这个人,刘辩认为不值得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就非常尴尬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何太后的请求,刘辩又不能拒绝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毕竟老人家在后宫,也没给刘辩折腾出什么事情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母后,这样吧,朕有一个两全其美策!”刘辩神秘兮兮地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什么办法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何晏吃亏了啊!前面两人,都是有灵感创作,有足够的时间,何晏显然是赶鸭子上架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停顿了一下,给何太后思考的空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皇帝的意思是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朕再给他们一次机会,在文武百官面前表演一番画技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此一来,不管胜负,对于何晏来说,都是一件荣耀的事情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何太后听明白了,虽然有点不满意,但怎奈何刘辩的办法实在太诱人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光是在文武百官面前还不够,接下来还有一个重大的庆典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绝对能让何晏出风头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什么庆典?”何太后好奇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大汉四百年庆典!”刘辩铿锵有力地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大汉是从公元前202年开始,如今已经是公元198年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再不庆祝,就要晚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好!”何太后同意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亲自送她回宫,一路上聊了很多家长里短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杨修、徐邈、何晏所做之画,也被世人称为“少帝阅兵图”。

热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