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百九十九章 牛羊

更新时间:2025-03-31 09:09作者:吹九醒阅读量:2
    刘辩的缴获,除了人口,就是牛羊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牛羊数量达到了恐怖的百万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换算成军费的话,刘辩还能再来一次北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哈哈,这下子好了,大口喝酒,大口吃肉的美梦,人人都能成真了!”张飞兴奋地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然而刘辩却想得更深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按照大汉现在的粮食生产,饿死人的事件几乎不会出现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算真的有,那也是好逸恶劳导致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粮食多得粮仓都储存满了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甚至酿酒工业都动起来,也无法消耗这么多粮食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大汉现在的粮食产量,完全可以供给两亿人口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粮食不再成为困扰人们生存的难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因此,畜牧业的发展势在必行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在以前,大汉连人都养不起,更别提猪和羊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将人们生活条件提起来后,是时候发展养殖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虽然大家都能吃饱了,可是肉食依旧是百姓遥不可及的奢侈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算是过年,也只敢买上一两斤肉,一家二三十口熬汤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牛羊在边境,是贸易物资,不过没人买得起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算运回来了,也不是每个人消费得起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因此让百姓自己养,就是大势所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鸡鸭就不必说了,大汉已经在推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现在刘辩想要安排一波牛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牛分为耕牛和肉牛,耕牛是比较温顺的一种,能够辅助人们耕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肉牛就是野性还在,草原上放牧的,大都是肉牛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能够训化自然好,不能就留着培育,训练它的崽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由官方安排牧场养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至于羊,刘辩打算分出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免费自然是不可能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是现在的百姓,大多穷困,不可能买入大量的牛羊进行养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所以就需要朝廷的扶持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是朝廷扶持到什么程度,才能让双方获益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百姓要有收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朝廷亦然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个问题难倒了无数朝中大佬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因为谁都没学过统计学啊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要是来一个感觉,或者一个大概,很可能就会出现大问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历史上就有一个很鲜明的例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那就是王安石变法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从上头开始的时候,他的变法的可谓是处处为百姓着想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果能够施行下去,那么宋朝一定会变得更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问题是,到了下面官员执行的时候,变成了压榨百姓的利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百姓:我不需要贷款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官府:不,你需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有的官员为了政绩、利息,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那就是贷款给富户,不怕他们不还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真正有需要的穷苦百姓,没有得到朝廷的扶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因为担心他们还不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王安石的“青苗法”,就这么黄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所以啊,领土大就是好事吗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宋朝这么小了,朝廷连地方都管不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王安石也很无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现在刘辩要给百姓“送羊”,也是一样的道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最怕的是下面的人有乱七八糟的想法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百姓若是没有保障,养了羊还会倾家荡产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也没想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竟然会成为朝堂第一大难题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,这件事交给臣!”庞统站出来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士元有什么办法?”刘辩问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以市场价,卖给百姓!”庞统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若有所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庞统有这么傻吗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肯定不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仔细想了想,刘辩终于醒悟,他之前陷入思维误区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想让利给百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其实直接进行贸易就行了,贸易行为,本身就是一种互惠互利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士元继续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若是百姓大批量购买,签字画押承诺半年内不宰杀,可以进行一定的优惠。”庞统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露出恍然之色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既然是搞养殖,就要有养殖的样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半年都够下崽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按照大汉百姓的习性,是不会宰杀羊羔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养大感觉就亏了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等到他们觉得有利可图,自然会自己进行小规模养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要是没有任何利益,他们自己就会放弃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庞统做的,就是促进市场行为,而不是过多地干涉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愧是聪明人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士元,这件事就交给你了。”刘辩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臣遵旨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接下来,庞统进行大刀阔斧地施政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惠及司隶、兖州、青州、冀州四地百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每个买羊的人,都感觉自己赚到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朝廷也完成了任务,国库再入一笔巨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百官对庞统赞不绝口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当然他们更加佩服的是刘辩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有眼光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已经不只是一次了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每次提拔人才,都是直接坐飞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引起很多人的不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毕竟大家在官场打拼几十年,还不如庞统、徐庶等人一见面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然而大家酸归酸,却不得不承认刘辩的厉害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提之前提拔的刺史,庞统、徐庶都有丞相之才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有他们在,大汉肯定蒸蒸日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,战马的问题,您打算怎么解决?”贾诩忍不住问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每次系统奖励、作战缴获下来,军队在籍的战马,超过了三十万匹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战马比士卒还能吃,也更难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对于国库而言,这是一笔巨大的支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实际作战上,根本用不到这么多战马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完全是一种浪费行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浪费国库资产,浪费畜力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所以贾诩提出,要展开一次军备改革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针对战马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有的时候,战马太多,也会造成烦恼呢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贾诩的办法很简单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将老马、受过重伤的战马全部淘汰,卖到民间充当劳力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无疑是一个残忍的行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毕竟战马为大汉征战,到头来就这么一个下场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想了想,补充了一句道:“半价卖给退役老兵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遵旨!”贾诩作揖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其中解决一部分,还有一大部分需要解决自给自足的问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想了想,决定在凉州、并州、幽州三地,各圈一个皇家马场出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三个马场负责为大汉培育优良战马,用以应对以后的战斗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战马也是需要繁衍生息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这样划分出去后,洛阳还剩下将近十五万匹战马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些都是不能动的现役战马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禁卫铁骑必须保证一人双马的状态,用以应对各种危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从来没有想过,他除了治理天下,还要管理牲口的问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真的是太难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过战马是必须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大汉没有足够的战马,就会被北方蛮族欺负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这天下,也该稳定下来了!”

热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