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零六章 大会盟(上)

更新时间:2025-03-31 09:09作者:吹九醒阅读量:2
    刘辩舒服了一个冬天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大汉也迎来了建安五年,也就是公元199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朝廷治下州郡,蒸蒸日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百姓安居乐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洛阳欢呼沸腾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与此同时,军中平定南方的意愿也越来越高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北方已经处于朝廷的控制之下,唯独南方还掌控在诸侯手中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扬州刘繇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荆州刘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益州刘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汉中张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汝南刘宠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要拿下这些诸侯,大汉十三州也就平定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辽东地区的公孙度,无需畏惧,朝廷想要拿下他,不过是举手之劳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就天下大势,变更了一番任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袁绍依旧担任凉州刺史,视线看向西域,有护羌校尉华雄挟制兵权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并州刺史钟繇位置不变,张辽也依旧是雁门太守,防御北方的鲜卑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幽州刺史做了一番更替,刘辩将曹操安排了出去,担任新的刺史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司隶校尉的职位,曹操依旧兼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此举是为了发展幽州,并且将辽东当做目标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曹操的任务就是修缮道路,发展生产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明确告诉他,未来几年内,朝廷会北征,拿下辽东地区,以及高句丽等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西域、辽东都是大汉扩张的方向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也是必须要拿下的地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张郃继续担任护乌桓校尉,掌控幽州一半以上兵权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沮授调任青州刺史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徐州刺史依旧是荀彧,兖州刺史是程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并没有大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现在大汉还没有处于太平盛世,一个稳定的刺史,能给一州带来极大的发展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程昱、钟繇、荀彧等人都是非常有能力的臣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至于“拥兵自重”这四个字,对于刘辩来说,这是无效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要他在,就不怕臣子谋反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也没人敢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次次的胜利,已经证明了刘辩“千古一帝”之姿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谁敢站出来谋反啊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等到南方平定,刘辩才会实行轮换制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自己是不怕,但为了后世安排,这是非常有必要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至于现在,完全没有必要更换刺史,给刺史施政带来麻烦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们能给百姓带来福利,刘辩就让他们坐久一点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毕竟刘辩也难以管理庞大的领土,知人善用很有必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为了防止司马懿继续蹦来跳去,刘辩任命周瑜为海军大都督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开始筹备海军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也就是说,周瑜不必再跟着刘辩学东西了,开始独当一面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郑和帆船的建设,也在积极筹备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国库拨款很少,只给了二十万金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周瑜必须凭借这点资金,组建一支像模像样的海军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并且要具有战斗力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大概定下了一万人的编制,以后会逐步扩充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周瑜也算是“临危受命”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说起来司马懿也算是有本事了,占据邪马台国,给朝廷施了一定的压力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否则刘辩不会这么快建设海军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毕竟能交流的海外国家,还真不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大多数是茹毛饮血的岛屿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目前来说,这些岛屿不能给大汉带来任何地效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陆地平定后,刘辩才会将视线转向海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海洋蕴藏着巨大的宝藏,只可惜以大汉目前的工资,还无法开采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随着朝廷紧张地安排,各个机构有效地运转起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大汉就像是脱胎换骨一般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曹操到了幽州也是大刀阔斧地改革,他早就想做出一些成绩,和袁绍争锋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一次就是机会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袁绍也在努力,不给曹操反超的机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大汉百姓与朝廷,都在努力中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南方诸侯当然也不甘示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朝廷动,他们也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在他们的统治下,南方穷兵黩武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百姓大都困苦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除了不饿死,日子过得啥也不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冬天还有冻死的百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粮食产量提高了,可是基本上自给自足,根本卖不出去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没有足够的钱财,只有粮食,又买不到布料、棉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城里百姓甚至连买柴的钱都没有,只能自己出城砍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不小心就冻死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样的是绝对不少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以前的大汉就是如此,谁都没有在乎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诸侯更是不屑一顾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现在他们只关心一件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朝廷什么时候南下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会派遣多少大军南下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南下到什么程度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表就比较关心这些,没办法,关乎他的小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至于百姓,有口吃的就行了,没必要管这么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备在荆州摸爬打滚,终于入了刘表的法眼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成为幕僚天团之一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还要从新年刘备祭拜兄弟公孙瓒说起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表一看这个同宗如此重情重义,就将他提拔起来,很快成为了刘表的左膀右臂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刘繇邀请我到汝南会盟,背水一战,你们认为如何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说实话,刘表是不想去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是依靠蔡瑁……又不靠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备刚投靠过来,也是朝廷的手下败将,就算给他领军,荆州内部也不会赞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张允?文聘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都还差一点大将风范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所以刘表亲自出马是最佳选择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此次会盟,也很重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若是汝南丢了,那么他们只能放弃长江以北的地区,躲到长江以南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表倒也还好,荆州土地大都在长江以南,最多丢一个南阳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扬州就不同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繇的根基在长江以北,南方是豫章太守华歆和会稽太守王朗的地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也就是大诸侯下的听调不听宣的小诸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华歆还好,对刘繇很恭敬。王朗就是一个臭脾气,和刘繇不搭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果放弃长江以北地区,那刘繇的日子就难过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内忧外患,很容易崩溃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所以他主动提出,让刘表亲自赶到汝南,参与会盟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繇也是亲自前往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大有背水一战的意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事到如今,他们已经没有其他选择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表召集荆州部将,就是为了探讨此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主公,刘宠不靠谱,前往会盟必须掌控主动权才行。”刘备提醒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表深以为然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听说刘宠已经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,将大军交给两个部下管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样的诸侯,还能有作为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表一看都不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玄德言之有理,此去荆州一定争取盟主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众人都十分诧异,什么时候刘表和刘备关系这么好了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过这盟主之位,的确要拿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除了刘表,谁还能担此重任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宠不行,刘繇连自己地盘都管理不好,很不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盟主非刘表莫属!

热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