到底谁是你老公?<br /> 这可不行。<br /> 孙丽芳摇头,“那我晕车,我坐前面。”好心让你坐,你还矫情上了。<br /> 刚要走,手就被拽住了。<br /> 黏黏糊糊的连带着周心雅也牵着她,“反正又不远,我们一起坐后面。”<br /> 正说着,孙老太可不想看她们再拉扯了,“我坐,我坐行了吧?我坐前面。”<br /> 真是没办法,孙丽芳坐在车后正中央。<br /> 左边是江梅梅,右边是周心雅。<br /> 搞得像个香饽饽一样。<br /> 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坐享齐人之福?<br /> 正想着,就听前面孙老太跟李志的对话。<br /> 她问李志:“房子帮我找好了吗?”<br /> 房子?找什么房子?<br /> 孙丽芳往前一挪,耳朵贴上去........<br /> 第83章 孙老太的坚持<br /> 孙老太想搬出去自己住。<br /> 吞吞吐吐的,她为出去住找借口,“你们家住五楼,爬楼梯太累了啊,电梯我又不会按。”<br /> 更不想给别人添麻烦。<br /> 手里有政府发的抚恤金外加现在每个月农村120块的低保。<br /> 省着点够花了。<br /> 孙丽芳还没说话,周心雅就不干了。<br /> “不要,太奶不要走——”<br /> 说着,周心雅就要去拉孙老太的手。<br /> 她不明白,为什么好好的,太奶要走,还没说两句她的眼泪就噼里啪啦砸了下来。<br /> “太奶要挣钱啊。”孙老太坐在副驾驶上,转过头哄小姑娘,“挣钱给丫丫买好吃的,好不好啊?”<br /> “我不要好吃的。”周心雅鼻头通红,声音闷闷的,“妈妈能买,不用太奶买。”<br /> 孙老太心跟针尖扎的一样疼,只能看着重孙女哭得嗓子都哑了。<br /> “不去不行啊,奶奶得去挣钱啊。”她不愿意坐吃山空。<br /> “过两天俺就回来了”<br /> 回应她的是周心雅哭得撕心裂肺的模样。<br /> “好了好了,丫丫,太奶的宝,太奶不走不走。”<br /> 车一到家,孙老太就解了安全带来抱周心雅,“乖乖甭哭了,哦哦——”<br /> 好一番折腾。<br /> 孙丽芳静静的看着她。<br /> 这不就是农村父母外出务工时,孩子的心情吗?<br /> “那咋弄呢?”孙老太用手掌擦去周心雅的泪水,哄骗道,“带你一起去好不好啊?”<br /> 这句话当然是玩笑话,听在孙丽芳耳朵里,却无比耳熟。<br /> 曾几何时,孙老太也是这么对她说的。<br /> 奶奶一辈子没问儿子要过钱,能动弹就绝不张口。<br /> 她不要,儿子就不给。<br /> 养了儿子那么多年,攒钱给儿子娶媳妇盖房子结婚生子,甚至还帮他养女儿。<br /> 父亲一分钱都没掏过。<br /> 这点让孙丽芳很不明白,为什么要生儿子?<br /> 生儿子的意义在哪?<br /> 就那么喜欢付出?<br /> 儿子从出生的那一刻就在剥削父母,舍不得吃舍不得喝拉扯大,好不容易可以享福了,你却给自己“立牌坊”,先一步用道德绑架自己。<br /> 女人总是给自己树立极高的道德准则。<br /> 孙丽芳发现,农村老一辈甚至还有互相比较,谁挣的多让儿子有面子。<br /> 七八十岁下地干活的老人比比皆是。<br /> 这是为什么?<br /> 是谁给女人下的“诅咒”?<br /> 诅咒她们劳累一辈子,到死都不能停歇。<br /> 从生下儿子就开始了,为他读书结婚生子买房子而奉献,更夸张的是她们自己把这当成理所应当。<br /> 是自己的义务。<br /> 为了养孙女,儿子又不给钱,孙老太只能出去找活干。<br /> 她会做衣服,刚好邻村大队有活。<br /> 小小的孙丽芳哭闹不让她去,孙老太就这么哄孙女,“奶奶过两天就回来了,给你买好吃的.......”<br /> 干活的小作坊离家里很远很远,走路要从天亮走到天黑。<br /> 孙丽芳记得这个。<br /> 因为她太想奶奶了,所以趁人不注意在一个清晨,朝着孙老太离开的方向......<br /> 想到这里,孙丽芳深吸了一口气。<br /> 她没想到,快七十岁的奶奶竟然还这样?<br /> 这种思想就改变不了了是吧?<br /> “谁让你给她找的房子?问过我了没有?”<br /> 孙丽芳看向李志,声音冷冷的,“你说。”<br /> “我.......”老板娘脸色难看,想了想,李志也不知道怎么开口。<br /> “是我求的小李,你别怪他。”<br /> 孙老太辩白道:“我就是闲不下来,毛主席都说了,妇女能顶半边天,我又不是不能动弹了,能干一天是一天。”<br /> “你——”孙丽芳被气的说不出话来。<br /> 孙老太是从改革开放年代过来的,但“妇女能顶半边天”是这么理解的吗?<br /> 跟孙老太没法交流,孙丽芳直接掏出手机,“行,你不说,我打电话问。”<br /> 见她要打电话给周允石,孙老太急了。<br /> 冲上来抢电话,“你不要吵小周啊,我们都说好了。”<br /> 又是说好了?<br /> 孙丽芳看不懂奶奶,明明她们才是祖孙俩,在奶奶的眼里,周允石才是主心骨,说话做主的人。<br /> “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,一起说了吧。”<br /> 孙老太见状,自知瞒不下去,无奈之下只能坦白从宽,“小周找人在老家给孩子办证明,她亲人全都没了,要挂也该挂在别人的户头上。”<br /> 不是超生,是弃婴,这两个名头放过去就不一样了。<br /> 弃婴就得找福利院收养,可一般农村哪里来的福利院?<br /> 周允石用了点手段,给孩子办了单独的户口。<br /> 根据民法典第十六条父母双亡的孩子,首选祖父母,外祖父母收养。<br /> 孙老太坚持要把孩子挂在自己名下。<br /> “养孩子也要收入证明啦,我今年六十三,小周给我搞了份劳动合同。”<br /> 海城有些工种六十五岁才退休。<br /> 事已至此,说什么都是白搭了。<br /> 老人家过度的节约勤奋,你能怎么办?<br /> 这边孙丽芳冷着脸,心底无奈至极。<br /> 她能理解,奶奶那个年代都很节省,她们是国家的中流砥柱。<br /> 可让一个大小病缠身的老人去干活,你能放得下心吗?<br /> 到时候磕了碰了,捡了芝麻丢了西瓜,因小失大把钱送给医院。<br /> 得不偿失。<br /> “搬家搬去哪里?”在心底给周允石记了笔账,她问孙老太,“你去上班,那谁给你带孩子?”<br /> 说实话,她对别人的孩子爱不起来,也不想养别人的孩子。<br /> 对那个小女婴,诚实来说,除了物质以为,她给不了很深沉的爱。<br /> 收养,只是爱屋及乌。<br /> 听她这么问,孙老太心底咯噔一声,“我......你不是要找保姆吗?我想着......”<br /> 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