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四十七章 盆满钵满

更新时间:2025-03-31 09:09作者:吹九醒阅读量:3
    此次盛会,利润被朝廷拿了大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剩下的是世家大族、商会等等瓜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就是贸易的魅力所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基本上各个阶级都满意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皇室也瓜分了很大一块蛋糕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是很可惜,刘辩就是一个实打实的败家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花钱如流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少府的钱财,不够他败家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今天赏赐这个,明天赏赐那个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还有工业城的投资和研发,皇宫几千人的花销用度等等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朝廷更是如此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府库进账一大笔,可是花出去的,更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为了预备北征所需,朝廷府库至少需要筹备出价值百万金的物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目前勉强达到了标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真正赚得盆满钵满的,还是世家大族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们掌控了洛阳城中大多数的商铺,旗下的商家更是涉及到各行各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为什么刘辩没有制止呢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因为这是他希望看到的转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在以前,王公贵族之所以千秋万代,就是因为掌控着土地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要在他们的土地耕种,就必须上供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是大汉之前的发展模式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土地是可以传承下去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而近年来,刘辩不再赏赐土地了,并且收回了很多贵族的土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土地尽量分给了农人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有了土地的农人,就仿佛有了生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们辛勤地劳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夜以继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任劳任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粮食的产量越来越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农人更需要土地,这是他们的命根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所以刘辩满足了他们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而世家大族,同样需要土地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没有土地,怎么传承给子孙后代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然而朝廷禁止了土地买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无疑是动了世家大族的蛋糕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试想一下,糜竺一个豪商,家族就上万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弘农杨氏、太原王氏这些真正的勋贵家族,又有多少隐藏的劳动力呢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些劳动力,转换一下,就会成为兵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造反很容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动了他们的蛋糕,所以需要在另一个方面弥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也就是钱财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但是这些钱财,也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而是需要经商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给土地给农人,给钱财给世家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让世家逐渐从土地中脱离出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为了追求利益,世家只能到处奔波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比如说西域之行,以及往后的大航海等等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都需要这个阶层动起来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有了土地,他们就会扎根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对于大汉来说,无疑是一种“不思进取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所以刘辩慢慢地埋下信念,再以利益驱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怕这些家伙不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大汉也不至于一潭死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然而,物极必反,这些都是需要刘辩小心调控引导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否则会成为混乱的根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此次商贸,袁绍带回来了西域商队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是丝绸之路被打通的象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有机遇,也有风险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,西域商品在洛阳大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几千人的商队,利润超过了三十万金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意味着什么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朝廷正在筹备的大规模西域商队,成为了香饽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规模在两万到三万人之间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简直就是要将西域搜刮一遍的节奏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开始观望的人群,在经历此次西域商品大卖以后,他们后悔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后悔没有加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们认为,亡羊补牢,为时不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毕竟商队还没有出发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们先是找到了袁谭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年轻人,气盛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牛逼哄哄地拒绝了他们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袁绍一家子都受到皇恩庇护,如日中天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谁敢动他们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甚至上眼药都要斟酌再三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在这种环境下,世家大族只好找到了王允,希望他能够上书朝廷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将西域商队的规模再次扩大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人人都说商人逐利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是世家又何尝不是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是他们拿钱,可能比较委婉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再加上这次贸易节,他们赚得盆满钵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有了本钱,当然想做更大的买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果不能分一杯羹,活着还有什么意思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王允也很为难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过一想到促成此事,会获得很多家族的支持,他勉强答应了下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早朝中,王允就此事,向刘辩上奏,请求朝廷扩大西域商会的规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对于刘辩来说,那就是一句话的事情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然而,他却坚定地拒绝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理由有很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主要不过是几点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其一,刘辩需要保护第一批西域商会成员的利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后来者不可能居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其二,前面说过了,商会只到达西域诸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些国家只是一个很小的市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最大的国家也不过十几万人口,指望他们能有多少交易的商品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到时候说不定会连人家的居住的帐篷都搜刮回来当宝贝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不是刘辩想要的结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物以稀为贵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道理大家都懂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两万左右的商队人数,已经是极限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刚好能够满足各方的需求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惜王允不理解,再次道: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,若是不能彻底开放西域通道,恐怕会惹得民怨沸腾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果只是一般的吐槽,刘辩也就算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王允明显是膨胀了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王司徒,朕问你,天底下哪个民众,会跑到西域去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就算想去,他们有这个实力吗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面对刘辩的反问,王允如实回答道:“没有……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刚回答完,他就后悔了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既然不是百姓怨愤……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这个“民怨沸腾”的“民”,指的谁呀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顷刻间,王允冷汗流下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臣知罪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看着王允害怕的样子,最终还是没有继续追究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可以带着世家大族、京城勋贵去觅食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但想要胁迫他,还是太嫩了一点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现在,似乎隐隐有这个苗头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不禁警惕起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若是一些大族胁迫普通商家,套个皮前往西域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岂不是有失刘辩的初衷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觉得,审核应该更严格一点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件事要叮嘱袁谭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勋贵、世家的利益很重要,但刘辩同样有扶持民间团体的意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果民间彻底没有了声音,那才是真正的悲哀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财富要分配到更多人的手中,汉室才能更稳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的位置才不会被少数人动摇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要是台下这帮大臣,出现了几个富可敌国的家伙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说不定将是一场灾难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想到这里,刘辩不客气地道:“司徒王允,罚俸一年!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臣领罚!”王允拱手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是原则问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这是第一次处罚三公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虽然不痛不痒,但是这代表了刘辩的态度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有些东西,真不是一般人能碰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位极人臣也不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些人,就是赚得多了,膨胀了!

热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