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六十章 运河风光

更新时间:2025-03-31 09:09作者:吹九醒阅读量:2
    等到孟津港的事情处理完毕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的船队,这才出发,前往邺城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难以置信啊,陛下。”郭嘉在一旁感慨万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奉孝有什么感慨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您看,从洛阳就可以坐船到邺城,等以后冀州和幽州的运河打通,又可以从洛阳坐船到幽州。”郭嘉激动地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这有什么?”庞统笑了笑道,“以后徐州的水系也会贯通黄河,再由徐州延伸至扬州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说的也是,古有秦始皇修建驰道,今有陛下开掘大运河……”郭嘉一顿马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却只是笑了笑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以后从洛阳就可以南下扬州,这的确是令人向往的事情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南方的发展从大汉开始,未尝不是一件好事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洛阳将成为天下的中心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三人一路畅谈军国大事,其乐融融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汉武帝时期,大汉就开始大刀阔斧,开凿运河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在汉武帝的号令下,著名水工徐伯,率领劳役数十万人,开凿与渭河平行的漕渠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是一条非常实用的运河,全长100多公里,流经今渭南、华阴等地,至潼关附近注入黄河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灌溉良田数万顷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长安的粮食,渐渐实现了自给自足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到了东汉时期,国力远远不如西汉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基本上没有修建什么运河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东汉皇帝也都没什么气魄,到了桓、灵两帝,更是只顾着行乐,导致天下大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东汉前期也就疏通了一些运河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直到至东汉建武二十三年,大司空张纯才在洛阳地区开凿了一条阳渠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魄力还不如历史上的曹操,曹操修建的运河,在历史上有记载的,就好几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为了与袁绍在官渡上决战,曹操开通了睢阳渠。后来为了攻打邺城,又开通了白沟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为了彻底平定北方袁氏余孽,曹操又开了平虏渠和泉州渠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还有新河、利漕渠、广漕渠、淮阳渠和百尺渠、成国渠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就是曹操的魄力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为什么攻打一处地方,需要花费数年时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是因为攻打了还需要治理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的战争效率,其实是仰仗于朝廷强大的后勤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打完就留下一地烂摊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水淹下邳就是如此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很多将帅都知道,水攻非常有用,可是几乎不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是因为水攻会造成极大的破坏,城池没有十几年恢复不过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当然,这也是因为生产效率低的原因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现在冀州、幽州回归了大汉的怀抱,刘辩也该头疼发展的问题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白沟、利漕渠就是他的回应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大船一路行驶,直到进入白沟,刘辩这才带着众人到甲板上视察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河道非常宽敞,能够容纳十艘船并排行驶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对于人工运河而言,这已经非常不错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每扩充一丈,都需要人力物力维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是嘴巴动一动就可以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动用的劳役,超过了五十万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还全都是壮丁,这才将白沟拓展,成为一条合格的运河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都不容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这条运河的回流非常巧妙啊!”庞统惊叹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按理说,这一段路是白沟流入黄河连接口,船只逆流的,需要纤夫拉扯前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实际上完全不需要,船只上的动力完全足够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也难怪庞统会惊叹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而刘辩乘坐的“龙船”,也就是一种多桨船,也就是人力划船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江河湖海,无往不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若是逆流直上,会非常艰辛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惜以大汉目前的工艺,刘辩找不出更好的动力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蒸汽机要是能弄出来,他也就没必要如此狼狈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多浆船一路前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两岸的自然风光一览无遗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眼望去,全都是新开荒的农田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劳役负责挖掘运河,引流的工作,一般交给当地百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所以刘辩也能看到零零星星的百姓在劳作,疏通水渠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还有官员在丈量田亩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龙骨水车在哗哗地劳作,靠近村庄处,还有风车磨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突然感觉心情舒服多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才是大汉该有的繁荣景象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打打杀杀的日子,也该终结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这些田地,最终如何分配?”刘辩好奇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基本上会分配给当地百姓。”庞统补充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皱起眉头,这岂不是旱的旱死,涝的涝死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过很快他就释然了,以后整个大汉都会如此发展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将一些田地归于皇室,由皇室出钱购买,补贴河内官府。”刘辩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这……”庞统欲言又止,恐怕这不太好吧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毕竟这里是河内郡,田产当然分配给河内百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是刘辩又说出钱购买,没有白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就让庞统犹豫起来,不知道该不该谏言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时间,他没有掌控其中利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很聪明,于是直接向刘辩请教道: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陛下为何这么做?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长叹一声,解释道: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若是田产都归百姓,家中出了一个败家子,田产就会败光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就算家族兢兢业业,也难保不会有恶霸出现,兼并田产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庞统终于悟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田产属于皇室,就没人敢贩卖,也没人敢侵占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灵帝时期,田产兼并非常严重,普通百姓连田地都没有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于是诞生了庄园耕种模式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农民到土财主的庄园耕种,土财主给一些口粮养家糊口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之所以通过战争铲除世家,就是想将这些田产抢回来,重新分配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般的办法太麻烦了,会动摇一部分人的利益,造成朝野动荡,还不能随便砍他们脑袋,不然暴君就实锤了,会有更多人不服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战争是最佳的利器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赢的才有资格说话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次次洗牌后,大汉才逐渐稳定下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杀的人不少,不管是战场上,还是一些政策手段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过活的人不会埋怨他,死的人没办法说话罢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船队一路前行,直到邺城水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利漕渠沟通白沟和漳水,是运河中极其重要的一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从这一段路开始,刘辩已经能够感受邺城的欣欣向荣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运河已经挖掘成功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仍然有很多劳役在修筑堤坝,并且在堤坝上铺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连路也一起修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突然想到一个问题,一开始他觉得缺少了点什么,现在终于发现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运河两岸光秃秃的,很容易导致水土流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以后清淤工作会很艰难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运河两旁,都种上杨柳。”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“遵旨!”

热门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