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百五十九章 吸金

更新时间:2025-03-31 09:09作者:吹九醒阅读量:2
    刘辩为了鼓励商业的发展,可谓是煞费苦心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大汉现在也到了瓶颈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商品太单调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现在的商人,都是奔向幽州,拿点皮货,再回到洛阳贩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是最常规的操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因为其他行业,已经挤满了商人,很难分出一块肉出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能够从竞争留下来的大商人,哪一个不是有着深厚的背景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糜家、甄家等等,都是有朝廷官员背景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各行各业,都有着朝廷官员的背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想要摆脱这样的模式,将商会半独立出来,形成一个团体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还是无法避免这样的事情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毕竟商人都有一个秉性,那就是家大业大,没有一个镇压家业之人可不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于是,拜山头就盛行起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几乎就是顽疾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是刘辩无法根除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因为商人有钱,没有权,必须挂靠在权贵底下,才能茁壮成长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就算没有靠山,受到的刁难也不多,可那也恶心人不是吗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若是普通人,自己做生意,也得找一个官位大的靠山,否则生意也做不下去,更别提其他人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种固有思想难以改变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于是,大汉商业的瓶颈渐渐显露出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各行各业固定下来,产业规模很难扩大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没人喜欢变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然而刘辩并不满意这样的模式,他不反对大户人家赚钱,甚至希望臣子越过越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唯有一点让他不满意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赚了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好歹你要花出来吧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囤积这么多财富,想造反啊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丝绸之路对于刘辩来说,就是掠夺富人财富的最好机会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弄回来一些稀奇古怪,本身价值却不大的奢侈品,和富人交换财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比如说钻石、珊瑚这类东西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普通百姓有没有,根本不影响生活的品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商人不远千里将这些东西运回来,产生的社会价值极其有限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还不如一些蔬菜种子,特殊的瓜果之类的。以及各种思想的交流,科学技术的窃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些才是刘辩最想要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过奢侈品是能够让富人出血的好办法,刘辩也就陪着他们玩这项游戏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甚至还搞出来一些“古董”,刘辩的“真迹”出来拍卖,换取富商的真金白银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每次交易,刘辩都暗暗窃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一次他抛出来的诱饵,就是孟津港的地产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地很值钱吗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在大汉,非常有价值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是对于已经有了一套住宅的百姓而言,就可有可无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商铺才是刘辩重拳出击的方向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其实在此之前,刘辩为了圈一层资金建设孟津港,已经售出了一部分商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现在准备拿出来第二批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大汉商人、官员有了足够资金,最想做什么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当然是买地啊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更何况孟津港的地,与众不同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是刘辩亲自关注的,肯定要卖好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管能不能产生价值,先买了再说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于是拍卖会非常热烈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的行程都因此耽误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仅仅一天时间,上千间店铺都出售出去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非常昂贵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间达到了300金以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普通百姓要想买一间,恐怕要从东周列国开始打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个月的工钱,也就几文钱,只不过包吃包住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对于这样的工作,一开始有无数人哄抢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为什么呢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乱世之中,能够填饱肚子就不错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后来还是刘辩推行“工薪”,也就是给朝廷干活,朝廷包吃包住,每个月给5文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些商铺老板发现,底层的员工,都跑去给朝廷做工了,没人使唤,这才渐渐给了工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乱世,是边疆,是南方地区的乱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洛阳早就摆脱了战争状态,若是再不改变,民怨还是会积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深知这个道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嘛,商铺这种事,还是刘辩与富人之间的博弈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普通百姓很难参与进来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接下来就是货船的贩卖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想要完成运输,必须要有船啊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民用造船厂早就倒闭了,现在就只剩下官方的船只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货运船只一共分为小型、中型、大型三种,满足不同人群的需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仅仅放出风声,船坞的订单的就爆满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一艘船只的造价很低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但是刘辩卖到了一百金以上,跟抢钱一样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和以往的交易不同,船坞推行保修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三年以内,船只有任何问题,船坞都会负责修缮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以朝廷的信誉,三年保修,肯定是真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商人从来没有遇到过这种好事啊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卖出去东西,还会为之负责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那卖贵一点,似乎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主要是有保障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看到订单不断增加,就忍不住笑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以后还有以旧换新呢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变着花样让他们掏钱的办法多了去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商铺、货运船只都卖这么贵,那么没有资本的普通人怎么崛起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很简单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提供了租赁服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不管是商铺,还是船只,都可以租赁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并非每个人都有资质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除非是秀才,或者有秀才担保!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其中会衍生很多龌蹉,不过刘辩并不担心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他就是要提高士族阶级的待遇,给他们一些保障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其实愿意去做这些事的,不可能会是贵公子,这很掉价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寒门子弟更多,他们需要钱财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朝廷不可能直接给他们发钱,不过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,还是可以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除了秀才身份,还有书院的老师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给每一个书院,都安排了固定“编制”,朝廷每年会拨款,给他们发工资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这也算是一种鼓励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朝廷没有推广全民教育,但也差不多了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至少都会机会入学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提高了新士族阶级的地位,这是稳定大汉重要的一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所谓新士族,就是读书考试,参加科举的那一帮人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和世家有着天壤之别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世家都是当地的郡望,站出来造反会有很多人追随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可是一个秀才,能造反吗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当然也能,只不过几乎不可能成功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皇权对世家的忌惮,就在于此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至于提升新士族地位,会不会有人凭着“秀才”身份,吃一辈子官粮,刘辩不会去管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如果秀才德行不错,那么还会带动一地的风气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万一做了违法犯罪之事,刘辩也不会心慈手软。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在这种全民支持的背景下,孟津港怎么可能繁荣不起来?
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刘辩越来越期待。

热门评论